NAS折腾记录

NAS折腾记录

进入AI的大坑之后明显的感受就是各种文件日益膨胀……
以前的软件研发,IDE、代码文件和生成结果在AI海量的数据集、模型权重的占用面前显得微不足道。
加之现在的游戏纹理素材也逐渐变高,一个3A基本就是上百GB的容量。
加上狐本人的仓鼠特性,喜欢收藏BD RAW和OST等……
为了拯救日益紧张的硬盘空间,狐开始从零折腾了NAS。

硬件选择

硬件的选择大概有三类:

  • 成品群晖
  • 其他成品NAS
  • 完全DIY

第一类是群晖,它的系统功能确实很强大。但它的性价比实在太低了,所以狐直接跳过了。
第二类是其他的成品NAS,说实话这类NAS其实是推荐给普通的读者的,可以省下不少的学习成本。
第三类就是完全从独立的硬件开始,自己组装到成品,这个学习成本最高,但是也最可控。

狐的预算较为有限,尽量把预算堆在了硬盘上,选择了较为入门的低功耗主板。

硬件 型号
CPU J6412
主板 整合主板
内存 镁光SO-DIMM DDR4 64G
散热器 自带
启动盘 旧的MX500 120G
机械硬盘 西数 HC550 18TB*4
应用盘 梵想 S500PRO 1TB
电源 TT 钢影SFX 450w
机箱 8盘位 NAS机箱

不过实际上而言,一台需要长久但低强度在线运行的NAS不需要特别强的性能,使用低功耗的主板也是一个优势。

自组情况下的NAS系统选择

软件的选择也有三类:

  • 黑群晖
  • unRaid
  • TrueNAS (scale/core)

首先黑群晖就是指使用盗版的群晖系统,不是很推荐在生产环境下用这个方式,相对而言不安全。
UNRAid有许多的有点,包括它足够轻量,可以快速添加磁盘,原生支持docker等等。缺点的话主要它是一个付费的系统。
TrueNAS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ZFS文件系统和开源免费。TrueNAS core基于FreeBSD系统而scale基于Debian Linux,这意味着TrueNAS scale也是原生支持Docker的。其主要的缺点还是在于上手设置比较麻烦。

这三者互有优缺点,最后狐的选择还是使用比较熟悉的基于Debian的TrueNAS scale。
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